呼和浩特系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包银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旧称为归绥,原为中华民国绥远省省会。1954年,蒙绥合并,自治区首府由张家口迁入呼和浩特。全市总面积1.7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4.88万, 城镇人口220万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回、满、达斡尔、鄂温克等41个民族聚居的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23个公路枢纽之一,是自治区的政治、文化、教育、科研、经济、金融中心,中国特大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双拥模范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节庆城市,2005年,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乳都”。
昭君出塞
呼和浩特现辖4区、4县、1旗,4个开发区,即新城区、赛罕区、回民区、玉泉区、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桥开发区,金川开发区,金山开发区,如意开发区),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清水河县、和林格尔县和武川县。
呼和浩特先后被评选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十城之一”、“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之一”、“中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之一”、“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之一”、“中国最具魅力金融生态城市之一”、“全球经济增长20强城市之一”、“最具投资价值的中国新能源城市”。2012年根据中央电视台的调查,幸福感排名前十的省会城市(十大幸福之城)呼和浩特位列第六,2011年呼和浩特被评为“中国十大美丽城市之一”。20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呼和浩特排名28。
呼和浩特市还拥有为数众多的博物馆与文化史迹,有战国赵、秦汉、明朝的古长城;有北魏盛乐古城遗址;有见证胡汉和亲、被誉为民族团结象征金字塔的昭君博物院;有黄教寺庙大召寺。有清朝管辖漠南、漠北等地的将军衙署;有现存我国和世界唯一的蒙古文标注的天文石刻图的金钢座舍利宝塔;有辽代万部华严经塔(白塔);有清康熙帝六女儿和硕恪靖公主府;有号称“召城瑰宝”的席力图召。境内还有哈达门高原牧场、神泉生态旅游风景区、“塞外西湖”哈素海。是北上草原、西行大漠、南观黄河、东眺京津的重要旅游集散中心之一。
呼和浩特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