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全羊(蒙语“晤本”、“好尼、西日哪”)是蒙古族接待贵客的一道名菜。色、香、味形俱全,别有风味。烤全羊源于蒙古族。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很远。据考古资料证实:“河套人”即“鄂尔多斯人”牙齿化石的附近地区,不但发现古代人类使用过的灰烬,而且还有烧过的骨骼。《元史》记载12世纪时期蒙古人“掘地为坎以燎肉”,到了13世纪即元朝时期,肉食方法和饮膳都已有了极大改进。《朴通事·柳蒸羊》,对烤羊肉作了较详细的记载:“元代有柳蒸羊,于地作炉三尺,周围以火烧,令全通赤,用铁箅盛羊,上用柳子盖覆土封,以熟为度。”不但制作复杂讲究,而且用了专门的烤炉。至清代各地蒙古族王府几乎都以烤全羊待上宾,其名贵列入礼节。康熙、乾隆年间,北京的“罗王府”(罗卜藏多尔济)中的烤全羊,遐迩京师,名气很大,甚至连厨师嘎如迪(蒙古族)也很出名。清末民初直至解放初,各地王府中还有烤全羊。解放后,不但恢复了这道名菜,而且有了许多改进。
农家散养小山羊
烤全羊的传说
一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一户人家院子里突然起了火,火势凶猛,很快就烈焰冲天,把院子里的东西都烧光了。这时宅院的主人匆匆赶回家,只见一片废墟,惊得目瞪口呆。忽然一阵香味扑鼻而来。主人循着香味找去,发现原来是从一只烧焦的羊羔身上发出来的。主人看那小羊烤得皮开肉绽红朴朴的。他尝了又尝,味道很好。院子烧掉了,他很伤心,但却为发现了吃烤羊肉的新方法而欣慰。
二
传说上古时有个猎猪能手,平时以猎取野羊为生。他的妻子为他生了个儿子,儿子稍长大后,父母每日上山打猎,儿子在家饲养羊羔。有一天偶然拾得几块火石,便在羊圈的茅棚附近敲打玩耍,忽然火花四溅,茅棚着火,引起一场大火。孩子到底是个不知事的孩子,平时也没有见过什么好玩的,见茅棚起火,不但一点儿也不担心害怕,反而感到很开心。他惊奇地听柴草的劈啪声和羊羔被烧死前的嚎叫声音。待叫声停止了,这场由火灾也自行熄灭了。在被烧过的废墟中一股闻所未闻的香味飘散而至,是什么东西这么香?捡开杂物,循味探寻。他找来找去,惊奇地发现,这诱人的香味发自皮烧焦肉烤熟的羊羔。那诱人的色泽,馋人的香气,早已垂涎三尺。他情不自禁地用手去提那羊腿,却被吱吱作响的油猛烫一下,他忙用嘴唇去舔那烫疼的指头,却意外地尝到了香美的滋味。
父母亲狩猎回来,见草棚化为灰烬,羊羔全被烧死,正要喊来问个究竟时,只见儿子向父亲呈献上一道美味菜——一只烧烤得焦红油亮、异香扑鼻的烤羊羔。父亲不但没有责备儿子,反而高兴得跳了起来,儿子发明吃烤羊肉的新方法了!据说,人类最早得知动物烧熟更加美味可口,便是从这种因意外起火而烧死动物后,烤熟的肉体散发浓郁香味诱人品尝食用后开始的。
烤全羊
烤全羊是目前肉制品饮食中最健康最环保最绿色的美食了,烤全羊外表金黄油亮,外部肉焦黄发脆,内部肉绵软鲜嫩,羊肉味清香扑鼻,颇为适口,别具一格。
1.将羊宰杀,用 80~90℃的开水烧烫全身,趁热煺净毛,取出内脏,刮洗干净,然后在羊的腹腔内和后腿内侧肉厚的地方用刀割若干小口。
2.羊腹内放入葱段、姜片、花椒、大料、小茴香末,并用精盐搓擦入味,羊腿内侧的刀口处,用调料和盐入味。
3.将羊尾用铁签别入腹内,胸部朝上,四肢用铁钩挂住皮面,刷上酱油、糖色略凉,再刷上香油。
4.将全羊腹朝上挂人提前烧热的烤炉内,将炉口用铁锅盖严,并用黄泥封好,在炉的下面备一铁盒,用来盛装烘烤时流出的羊油,大约 3~4小时,待羊皮烤至黄红酥脆,肉质嫩熟时取出。
5.食用时先将整羊卧放于特制的木盘内,羊角系上红绸布,抬至餐室请宾客欣赏后,由厨师将羊皮剥下切成条装盘,再将羊肉割下切成厚片,羊骨剁成大块分别装盘,配以葱段、蒜泥、面酱、荷叶饼,并随带蒙古刀上桌。
制作关键
烤全羊的制作要求严格,必须选用 1~2岁的内蒙古白色大头羯羊,经过宰杀、烫皮、煺毛、腌渍、调味后,再挂入烤炉内,封住口用慢火烤成熟,成品色泽黄红、油亮,皮脆肉嫩,肥而不腻,酥香可口,别具风味。
注意事项
烤全羊最好用选用以果木或落叶松木屑为原料,工艺上主要是把木屑经机器高温、高压成型后,再送
环保碳
入炭化炉内炭化而成的机制木炭最好。整个生产过程中无须添加任何东西,属环保产品范畴。市面上销售的木炭,主要有六角形中心有孔和四方形中心有孔两种形状。机制炭作为传统木炭(传统木炭:以树木为原料,烧制而成,是一种毁坏资源的产业现在已被国家所禁止)的替代产品,它有燃烧时间长、热值高、不冒烟、不发爆、环保等多种优点。
温补脾胃 温补肝肾 补血温经 保护胃黏膜 补肝明目 增加高温抗病能力
健脑益智
保护肝脏 防治动脉硬化 预防癌症 延缓衰老
肝病、高血压患者忌食
肾病、胆固醇过高患者忌食